企业宣传,产品推广,广告招商,广告投放联系站长

用人单位没与员工签订合同怎么赔偿-法律知识|

一、用人单位没与员工签订合同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未与员工签订合同,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计算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用人单位仍需支付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期间的二倍工资。

员工要获取赔偿,需收集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之后,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如果在单位上班老板不给员工签合同怎么办

若单位老板不给员工签合同,员工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第一,收集证据。这是关键步骤,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条、同事证言、工作聊天记录等,用以证明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第二,与老板沟通。尝试与老板友好协商,指出不签合同的违法性以及对自身权益的损害,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协商成功,妥善保存合同文本。

第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若沟通无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监察部门有权责令单位改正并给予处罚。

第四,申请劳动仲裁。员工有权在规定时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主张未签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等权益。仲裁委员会将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

第五,提起诉讼。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最终解决纠纷。

三、公司与员工签订虚假合同违法吗

公司与员工签订虚假合同是违法的。

从民事角度看,虚假合同违背了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诚实信用原则。若因虚假合同损害员工权益,比如降低真实工资标准、减少劳动保障等,员工有权主张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效,并要求公司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赔偿范围涵盖工资差额、福利损失等。

从行政层面讲,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签订虚假合同的公司进行查处。根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可责令公司改正,给予警告;若给劳动者造成损害,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在刑事领域,如果签订虚假合同的行为涉及诈骗、偷税漏税等犯罪情形,将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制裁。比如通过虚假合同骗取国家补贴、逃避税收等,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涉及罪名包括合同诈骗罪、逃税罪等。总之,公司与员工签订虚假合同存在多方面法律风险与责任。

以上是关于用人单位没与员工签订合同怎么赔偿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