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和返聘人员没有签合同怎么赔偿
企业与返聘人员未签合同的赔偿情况较为复杂,需视具体情形判断。
若返聘人员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且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双方形成劳务关系。此时未签合同,一般不适用劳动合同法关于未签合同双倍工资等规定。若因未签合同产生纠纷,按双方约定及相关民事法律规定处理,如依据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纠纷的规则,根据实际损失等确定赔偿责任。
若返聘人员虽达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双方有可能构成劳动关系。企业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该返聘人员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未签合同,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企业需依法为其补缴社保等,若给返聘人员造成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的具体范围和金额,要结合返聘人员实际遭受的损失、工作情况等综合判定,必要时可通过劳动仲裁或民事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
二、单位返聘协议未到期怎么办
单位返聘协议未到期可能出现多种情况,需区别对待:
若返聘人员想提前解除协议,需查看协议中关于解除条款的约定。若有明确规定提前解除的条件和程序,按约定执行,如提前一定时间书面通知单位等;若协议无相关约定,随意解除可能构成违约,单位有权追究违约责任,要求赔偿因提前解除造成的损失,比如重新招聘人员的成本等。
若单位想提前解除协议,同样先看协议约定。有约定则依约操作,无约定时,在无合理合法理由的情况下解除,返聘人员可主张单位承担违约责任。返聘人员可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协议,若无法继续履行,可要求单位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损失包括预期可得利益等。
若双方都无意提前解除,协议未到期则继续履行。双方应按协议约定全面履行各自义务,单位支付报酬、提供工作条件等,返聘人员依约完成工作任务。
三、返聘合同没有到期有赔偿费吗
返聘合同未到期是否有赔偿费,需视具体情形而定。
若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提前解除返聘合同,构成违约。根据合同约定,应向返聘人员支付违约赔偿,赔偿数额通常依据合同中明确的违约条款来确定。
若因返聘人员自身过错,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等,导致用人单位解除合同,一般无需支付赔偿费。
另外,若出现不可抗力等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致使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双方通常互不承担赔偿责任。
返聘人员与用人单位应依据返聘合同的具体条款,结合实际解除合同的原因和情形,来确定是否存在赔偿费以及赔偿费的具体数额。若双方就赔偿事宜产生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途径解决。
以上是关于企业和返聘人员没有签合同怎么赔偿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